先来一则故事:
夜晚路上,一个醉汉的钥匙掉了,但这里黑漆漆的,他望见最近的地方有盏灯,于是跑到灯下去找钥匙。
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则故事?
小酋的上篇文章提到了CMMI的ATM培训《CMMI2.2之ATM培训总结》,在培训过程中有提到结合GOV和II实践域,大家希望公司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绝大部分参与者(参与培训的大多是开发经理、产品经理、或PMO这样的角色)都认为需要改进所在公司的测试流程,如降低漏测率、减少上线bug数,提高需求覆盖率……
这种情况与开头“灯下找钥匙”的故事有相似之处。
1、线上bug
没有测试人员能保证上线后的产品不出现bug。每次出现bug,尤其被客户识别,大家都咬牙切齿。而作为最后一道关卡的测试,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干系。于是,顺理成章,“为什么bug会溜到线上?”,测试人员往往会被上面要求写一堆分析报告,往往为了好做人做事难免有“自身”原因在里面。至于源头,反而被需要认真看报告的人有意识地忽略了,为什么呢?因为源头“黑漆漆”啊,你知道里面有多少“大爷”在里面,水有多深?
2、测试不事生产,更听话
测试人员不事生产,做的事情难以衡量价值,而测试人员作为研发团队的服务型人员,大多是出名的“好人”。好人好说话,所以要保证产品质量,理当找“好人”。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流程规范再混乱的研发团队,往往测试的流程都是相对最规范的。
甚至有朋友的公司出现一种情况,测试流程已经很规范了,但上面仍然不满意,需要测试把整个团队的用例颗粒度精确到一致,原因是方便度量用例发现bug率等指标,从而长篇大论讲了模块、子模块、功能、测试点的定义及划分,最终把写用例这件事,写成近三十页的公司层面执行规范。
我们不谈这事的好坏,想一想这真的能落实吗?花大力落实了,对产品质量起到多大的作用?
3、误解:测试=质量
测试人员不停地声明“测试不能提高产品质量,甚至难以保证质量”,但人们仍然认为“测试=质量”。为什么?从很多公司对测试团队的部门命令就可以窥见一二——质量部门。
如何做个质量守关者?
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风格。有“好人”型,有冷酷型,有放任型。哪种最好?每种都好,存在即合理。脱离环境,我行我素,撞得头破血流,无非成为团队的“烈士”,是否值得,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答案。
最后,当我们的团队为达成某个目标,花大力气做了一些事而没有什么效果后,不妨给团队讲一下“醉汉灯下找钥匙”的故事。
-- End --
文末寄语:人人都有三个桶,一桶财富,一桶健康,一桶家庭,总有人更看重第一个桶,最后又什么都没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