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IT技术员的求职困境

从去年被裁到现在,自由职业的我已经有一年没有按部就班打卡上班了。期间也面试了一些岗位,有首轮就挂的,也有顺利到谈薪阶段最后拿了offer的,不过最后选择了拒绝。

基于自己近一年的面试求职经历,我想聊聊当下大家在求职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或者说困境。

当下IT技术员的求职困境

企业和求职者的囚徒博弈

从我自身的经历,以及和部分测试同学交流,目前的求职困境其实本质上是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囚徒博弈。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举个例子:

近几年很多车企开始大量的招聘研发测试人员,要求本科985/211学历起步,有车载系统或相关知名车企从业经验,懂车载系统或相关系统背后的技术架构。但实际情况是符合要求的人员太少,因为以前汽车的智能化一般,岗位少,做过类似工作并且做的好的更少。企业的诉求是现在大量需要符合这类要求的技术人才,这个需求很合理。

而求职者是什么情况呢?因为以前汽车智能化一般,岗位少,因此有相关经验和技术能力的研发测试人员也少,但有互联网相关技术和经验的技术人员很多,很多同学也想转型到车企。那么问题来了,因为没有相关的车载系统或者相关从业经验,很多技术和能力优秀的同学最后被刷下来了,这些同学也觉得很委屈。

这个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博弈,最大的矛盾在于,大家的诉求都很合理。但在市场上,一方面企业觉得符合要求的人太少;另一方面,求职者觉得企业的要求太苛刻,完全忽视了优秀的人才一般自身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很强。企业要的是即插即用,立马转化为实际的产出;但求职者需要在新的环境去适应新的技术架构、业务场景、公司规章制度和流程以及工作氛围。双方的角度出发诉求都很合理,但双方都希望对方能明白并适应自己的现状。

我个人认为,企业和求职者之间,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合作和信任的方式。企业筛选候选人,并不一定要每个条件都符合甚至超出预期才发出offer,更应该从重点的一些能力上去匹配,挑选匹配度更高的候选人。而求职者也应该尽可能展现出自身的优势,以及快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双方在某些共同的角度达成一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大家都选择了骨感。

除了博弈,还有这些困境

聊完囚徒博弈,再聊一些很有意思的话题,比如:为什么我面了很多轮,也谈完了薪资,最后没发offer?比如:为什么拿了offer候选人最后选择了拒绝?我分享一些我作为求职者,近一年面试经历中遇到的很有趣的经历和见闻:

  • 卡学历:非统招本科或者985/211直接pass;
  • 卡业务经验:比如上面的车企要求必须拥有知名车企工作经验;
  • 卡技术能力:比如测试团队的技术栈以Java为主,你只会python?直接pass;
  • 面试流程乱:招测试专家,一面二面的面试官不是刚毕业的应届生就是运维/IT技术支持;
  • 套解决方案:某家公司招测试工程师,面试问的都是高可用,基础架构建设,PHP转Java重构如何保证系统稳定性;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见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上面的例子都是我近一年亲身经历,只能说太有意思了。至于为什么我觉得这些例子有意思,大家自行品味。

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求职和招聘,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双方最起码需要在某个方面达成共识,有沟通的基础和共同认知。否则面试求职只会沦为互相指责对方不专业或者垃圾的理由。比如:

  • 这个人第一学历不是985/211,学习能力肯定不行,直接pass;
  • 这个人Java用的不多,没有性能测试经验,但我希望他是个全栈;
  • 这个人没有车企/保险/证券业务经验,虽然技术挺好,但不是我要的;
  • 这个公司面试流程不规范,面试官不尊重候选人,什么垃圾公司,老子看不上;
  • 这个公司面试造航母,其实就是招一个点点点,关键给的钱还少,这不是侮辱人嘛;
  • 这个公司是个养老机构,我想提升技术,有大量实战经验,但我又担心做技术优化被别人说我内卷,损人利己;

别笑,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案例。

所有问题到最后,都是人的问题。偏见的问题,是既要还要又要的问题。

源自公众号  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