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来深圳7年了。俗话说"七年之痒",这个本来是形容婚姻关系的,今天在这里,我想作为我转行的一个终结,也是作为我下一个7年的起点。
如果要给这7年的自己打个分,满分10分的话,我想应该在6.5分——及格线上一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我想这跟我当初的目标是有关的,我立志要做到测试的前20%-30%,现在看来距离这个目标,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所以没有达到7分。但是,整体上,作为一个在大学唯一接触计算机的就是学习office和专业课的CAD画图,这些年,通过自己持续不断的去弥补自己的一些短板,相对于一些测试同行,当前我还是有些许的优势,比一部分人先了解了一点东西。
怎么说,这7年,有得有失,有做得好的,更多的是不足。在这个时间点,做个简单的回顾反思,让自己更清晰些以后的路,也希望这点浅薄的体会给后来的入行者一点启发,希望后来者像我这样的门外汉少走点我走过的弯路。
好话先说,亮点的话总体来说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点:
以始为终
从踏入测试这个行业起,一直坚持认为测试是个技术活,想要做好,其实并不容易。所以这几年,一直还算是保持着明确的目标,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定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然后尽可能的去达成。
刚来深圳那会儿,那时候业内提的最多的就是互联网思维、用户体验、产品思维、互联网+。这对于刚刚从传统行业转过来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些新鲜的概念。带着这些未知和疑问,买了很多书,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增长黑客》、《用户体验要素》等很多提升思维和意识的书看。慢慢的,看多了,见多了,听多了,也就有了些基本的感性认识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渐渐的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虽然没做到每天坚持,但是也都有在持续。关于这点,自己还是有很多的改进空间。这里也提醒下同行们,我们总说重要和紧急的事,对我们来说,阅读是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一天两天、一年两年阅读与否好像差别不大,时间久了个人的这种粗鄙就体现出来了。我们不能只做那些紧急,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学习,是所有人的终生事业,更别说技术人了。
那个时候,对于测试我是一窍不通。所以看产品相关书籍的同时,也在学习很多测试相关的理论。什么开发模型、测试用例,这些专业术语听起来更是一头雾水。记得很清楚,听同事建议,在二手书店买了一本《现代软件测试基础》。这是一本惠普内部测试相关培训使用的教材,现在已经过时了,不过我家里还一直珍藏着。没日没夜的看着,一口气看了两遍,终于对软件工程和测试岗位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紧接着就是学习测试用例的设计,看遍了腾讯视频上几乎所有和测试用例设计有关的视频,也参加了每一次公司内部组织的测试用例设计培训和头脑风暴,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测试用例设计思路和风格。
所以,我也在面试的时候不管怎么样,都喜欢问一道测试用例设计的问题。因为在我看来,测试用例的设计,这是我们作为测试人员的基本功,是我们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我们有很多的面试者,一上来就说自己擅长等价类、边界值、场景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但是当真正面对一个模块的时候,进行测试用例设计,表现却差强人意,坦白讲,我很少遇到一些用例设计真的比较优秀的候选人。大部分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么就是覆盖面太少,要么就是缺乏一定的条理性,东一点、西一点。由于近几年工作内容的原因,我自己也感觉这一块儿的能力在慢慢退化,甚至包括很多好的想法和思维也少了,差了很多。
后来随着工作的慢慢的深入,我开始尝试了解各种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Postman、Fiddler、Jmeter这些我尽可能的掌握了它们更多的用法。再接下来学习编程语言,比如Python、Java,后来对Linux和Shell编程、网络协议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学习。后面又掌握了Jenkins、Docker。
在公司我几乎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和资源,有时间就找开发交流,请教。有件事到现在我还印象很深,当时我在手工测试一个帖子的评论功能,因为测试评论的话,要先注册账号。一个后端同事看到了说“Jensen,你这样测太慢了,你不是在学Python吗?来我教你”(Jensen是我那个时候的英文名)就短短的十几行代码,数据通过txt维护,很多用例一下子就测完了。我当时觉得很神奇,都不用手动操作,界面上就都有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http协议,通过调接口实现。
这几年,整个IT的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提出的以云原生为基础的应用架构,对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紧跟技术的步伐,紧跟开发,很可能再过几年,面对待测试的应用,咱们连测试用例都不知道该如何设计了。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始为终,持续的保持技术的研究和学习,仍是测试人员的主旋律,自己也需要一如既往的去接触和掌握很多自己不太擅长的一些技术点。
长期主义
这一点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毕竟有时候我们的选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收入。
转行之后也换过几次工作,做过几次选择,其中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但可以说,我从来没有把收入作为自己入职一家公司的最主要的条件。相反,我更加看重的是自己在这家公司能否真正成长,至于收入,我觉得能力真的上去了,那些该来的迟早会来。
转行三年的时候,面试了一家创业公司,大概200号人吧,其实一切都聊的很好,是一个测试负责人的岗位。但是后来一想到,自己还有很多能力不足,这么短的时间就做测试负责人,我感觉自己的天花板太低了,于是就拒绝了入职,去了另外一个公司,专门从事自动化测试的工作,工资一下子少了3000多,这对很多人来说我想应该是难以接受的。后来去的那家公司,遇到了一个很厉害的测试负责人,他负责测试技术规划,我负责落地,搞不定的他帮我解决,跟着这个老大的一年,接触了很多新的技术,打开了自己的技术眼界,一年下来,我也成长了很多,在我看来损失了那点工资,完全是值得的。反观我们周围的一些同事,有的为了一个月区区多1000块钱,竟然义无反顾选择去外包公司,我觉得这是划不来的。我不是说外包公司不好,但是现在整个行业,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就确实加了一些标签,这位同事的这个选择,无疑是把自己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还有一件关于选择的事,之前其实入职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要说也算是一家挺大的公司了,几千人的规模,很多都是在职多年的,员工关怀也很好,按理说这样的公司可以在这里一直安稳的干着,后来的一个人事调动,我被安排去测试ERP,当时也是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很火的时候,我本来也是奔着这家公司公司云计算去的,没想到才转正就被安排了去测试ERP,考虑到个人后期的规划与发展,所以很快,我就自己离职了,而且是裸辞。那时候我就在想,既然自己将来应该不会长期从事这种类型的产品和业务,那么就不能浪费自己的时间,果断坚决,即使没找到工作也不妨碍。后来去了一个创业公司,当时只有一个测试,还是个妹子,妹子也是刚从杭州过来的,小公司,自主性比较大,多面手,也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就是在那里,我后来主导了基于Python的接口自动化。
坚持长期主义,很多时候,就是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要发自内心进行反思,扪心自问,我到底需要什么?什么东西在未来更能助力我发展进步,能让我持续受益?而不只是短期里面为了多几千块钱,多几分安稳。我自己一直这么认为,那些你为长期而做的牺牲和放弃,该来的迟早会来,包括机会,也包括收入。